一、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原则
1) 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和法规,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有效地去除COD、BOD、SS和氨氮等污染物,确保出水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 充分考虑污水处理系统配套的减震、降噪、除臭等措施,以防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 污水处理以生化处理为主,辅以物化处理,在平面布局上使用可靠,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布置紧凑合理,充分利用空间,针对冬季低温处理效果不利的气候条件及节省占地协调环境景观的原则,池体采用全地埋式。
4) 方案设计应选择最佳工艺路线和成熟的工艺,保证运行稳定可靠,治理效果好,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
5) 选用国内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便的排水专用设备和控制系统。
二、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进出水水质
根据类似同类污水水质,进水水质指标如下:
COD | 350mg/L |
BOD5 | 180mg/L |
SS | 200mg/L |
NH3-N | 35mg/L |
粪大肠菌群数 | 7.0*107个/L |
排水水质可用于绿化灌溉,主要指标如下:
CODcr | ≤60mg/L |
BOD5 | ≤20mg/L |
SS | ≤20mg/L |
NH3-N | ≤15mg/L |
总大肠菌群 | ≤1000个/L |
PH | 6-9 |
三、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原理
污水经调节池均质均量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法在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生物接触氧化法中微生物所需的氧常通过人工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将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将随水流出池外。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主要特点
1、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生物生物固体量,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2、由于相当一部分微生物固着生长的填料表面,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3、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属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当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污泥产量可相当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5、由于该系统日产生的污泥量很少,根据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污水经沉淀后,污泥接可排入污泥槽,同化粪池污泥一起定期清理。
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处理单元说明
4.3.1格栅池
污水自流进入格栅池中,池中设置手动格栅一台,经格栅截流后,去除较大漂浮物和悬浮物,防止水泵堵塞,便于后续处理。
4.3.2 调节池
由于生活污水排水不均匀,造成污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调节池将起到均和水质、水量的作用,以保证进入生化系统的水质、水量稳定,以利于后续生物处理过程避免受较大的冲击负荷。
调节池污水经潜污泵提升进入生物处理系统。
4.3.3 水解酸化池
作为好氧处理的预处理,可使复杂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能在好氧处理中被降解去除的简单小分子有机物。可以显著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并对进水水质的冲击性变化有较强的缓冲作用等。
4.3.4 生物接触氧化池
好氧生化反应是依靠好氧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使水质得到净化。本工程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反应器内设置填料,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经过充氧的污水与长满生物膜的填料相接触,有机污染物作为养料被微生物吸收分解,使水质得到净化。
在填料上的微生物不断繁殖,生物膜逐渐增厚,当到达一定厚度时,氧已难以向生物膜内部扩散,深层好氧菌被抑制,形成厌氧层,生物膜开始脱落,老化的生物膜作为剩余污泥排出,填料上又生长出新的生物膜,如此新陈代谢使水质不断得到净化。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着量多,水流属于推流与完全混合相结合的流态,对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会产生污泥膨胀,运行管理方便,并且单位容积的生物量多,容积负荷较高。
4.3.5 沉淀池
沉淀池主要去除悬浮于污水中的可以沉淀的固体悬浮物。
污水经过氧化池后,污染物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变成了活性污泥,部分黏附在填料上,还有部分老化污泥脱落在水中,随出水带入沉淀池中,沉淀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以老化生物膜为主体的悬浮物。本设计中采用斜管沉淀池,其利用浅层沉淀原理,具有沉淀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沉淀池的剩余污泥,由气提方式输送至污泥干化池。
4.3.6 污泥池
沉淀池污泥经气提进入污泥池中进行浓缩和消化,产生的污泥定期清掏。